十万英豪聚首处,今日要把红歌唱到新时代

来源:党员生活微信
编辑:肖晗
日期:2024-04-10 22:22:33
点击量:185

八一村原名王锡九村,位于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和主战场——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拥有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和中央政治保卫局第三分局鄂豫皖特区政治保卫局旧址),郭述申、甘元景、许继慎、徐向前等历史名人先后在这里工作与生活,全村有程训宣等留存姓名的烈士200多人,是《八月桂花遍地开》的首唱地,是红军团长方和明的故乡。

近年来,八一村抢抓全国第一批(2020年)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的机遇,修建了忠诚政治体验馆、方和明事迹陈列馆、苏维埃大礼堂、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三同”书院等红色阵地,努力打造“党旗红、生态优、产业强、农民富、乡风好”的红色美丽村庄示范村。

“苏区名村王锡九,十万英豪齐聚首。红军团长方和明,解甲归田当农民。八一红旗肩上扛,一颗红心永向党。而今建设能跃进,不愧当年七里坪。”

复原后的王锡九塆复古门楼,刻着“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红安精神的旧城墙,“庆祝苏维埃”音乐主题浮雕墙,复原“白天抓生产、晚上抓学习”场景的政治夜校……镶嵌在七里坪群山之中的八一村,红旗飘扬,处处都是红色历史的注脚。

沿着水塘,穿过民居,顺着一条开满桃花的小路向高处走,一座布瓦铺盖、砖木结构的建筑便映入眼帘。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著名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原名《庆祝苏维埃》)率先在这里唱响。

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个大别山下的小山村中,经常彻夜灯火通明,特区领导人在这里运筹帷幄,多次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打破敌人对苏区的经济封锁。

小小讲解员传递革命精神

“方和明,1908年出生于七里坪镇八一村陈家岗塆,少时贫寒,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旁边的方和明事迹陈列馆,打扮成小红军战士模样的“小小红色讲解员”郑文扬,指着方和明在革命战争时期用过的长枪,为参观者介绍红军团长方和明的故事。

方和明曾参与黄麻起义、红军长征,身经200余次战斗,7次负伤、15次立功受奖,却居功不骄。新中国成立后,方和明隐瞒身份,回到家乡当农民。

他不慕名利,艰苦奋斗,带领群众发展生产。“红军团长方和明,解甲归田当农民”成为新时代的精神坐标。

今年在红安县七里坪镇列宁小学读六年级的郑文扬,在八一村出生。从去年开始,她利用假期给参观的游客讲七里坪的红色故事。

“革命先辈们为保家卫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我要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大家不能忘记历史。”郑文扬说。

近年来,红安县发动全县中小学生组建65支“小小红色讲解员”宣讲队,利用节假日时间,到红色场馆为参观党员群众开展义务宣讲600余次。

红色教育带动红色经济

从废弃牛栏到“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书院接待中心,从空置小学到阆苑清风学员宿舍,从废旧仓库到墨香轩画室(青年之家)……在八一村王锡九塆山顶至高处,一处处废旧场所借着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机遇,焕然一新。

“我们利用项目资金恢复历史遗址遗迹,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发展红色经济,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从而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八一村党支部书记郑喜中说。

记者了解到,七里坪镇依托镇内多个红色场所,成立红安长胜七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把红色教育作为拉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该公司负责人雷林介绍,八一村“三同”书院可提供52张住宿床位,目前已接待近3000人次参观培训,预计2022年底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20万元收入。

在八一村,2021年7月开业的老团长红军食堂可同时供200人就餐,餐厅墙壁上绘有一个个老团长方和明的红色小故事,红色文化氛围浓厚。

食堂负责人郑志方告诉记者,红军食堂是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项目,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至10万元。

红色美丽乡村建设后,陆续有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参与承包经营、旅游餐饮、农产品直播带货、红色讲解等工作。

2021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39万元,预计今年将达60万元。(党员生活全媒体记者 王晓丹;通讯员李欢、李登峰)